單元五  反應的類型

 

  在上一單元裡,你曾經努力練習改換說法的技巧,改換說法是回答的可能方法之一,也是最恰當,最符合同理心的方法。在這一單元裡,將所有可能的反應區分成五種類型。其中的一種就是改換說法或了解型的反應,那也是同理心的樞紐。請在這一單元裡留心這五種反應的類型,盡可能清楚的鑑別這些反應類型,好能獲得清楚的觀念,並且從所有的可能回答當中,認出同理心的回答。你還應當從這一單元裡找到你自己的習慣,你通常都是怎麼回答別人的?同時還要練習改換說法的技巧。這五種反應的類型是:評估、意會、支持、探索和改換說法。

一、五種類型的定義

其實,將可能的反應分門別類的辦法很多,我們這裡所提的分類系統,是想幫助你評估你的意願,和向他人表達反應的溝通方式。這個分類的基本觀念是決定回答類型的因素,是回答者的意向。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每一種回答所含的意向。這五種回答是:建議或評估、解釋、支持、探索和改換說法。

1.建議或者評估

建議或評估都是回答的人想要判斷對方說話是正確或錯誤的,或者是恰不恰當,或者表示回答的人想要暗示說話者應該或可能怎麼做。評估的結果可能是肯定的,也可能是否定的,但都是表達回答者對問題的判斷。

  

2.解釋

解釋型的回答是想要教導,告訴別人問題的癥結何在,告訴他應該怎麼樣想,應該想什麼,告訴別人事情的真相和構成問題的原因等等。

 

3.支持

支持型的回答是要安慰對方,減輕他的感受的強度,像是說「沒什麼啦,

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」或是「放心好了,總有辦法的。」支持的回答是要疏通

,化解。

 

4.探索

探索型的回答是想要獲取進一步的資料,是順著某一方面發出的問題,要說話的人在這點上多談談。探索型的回答表示回答的人想要知道某些還沒有說出來的事。

 

5.改換說法

改換說法型的回答是要查證自己了解得正不正確,可以針對事實也可以針對感受而發,看看自己聽得對不對。不過不要弄錯,改換說法型的回答不一定是說一句:「我懂了」。而是回答說:「我了解的是如此,是不是這樣的?」

  這五種反應的類型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的,有時候它們是混合在一起的。例

 

如:當發出判斷的反應時也有一點解釋的味道;但多半你可以找到回答的主要意向。鑑別回答類型還有一個困難,那就是有時候言辭不能表示完整的意向

。同樣的一組字可以用來表達不同的意向,例如:「真的是那樣子的啊!」可能是一個探索的回答;或者:「對!真是那樣!」就變成是一種支持的回答,或說

:「我和你有同感!」;或說:「嗯!真的是那樣!」就變成一種評估了。意向是由言辭和說法二者來決定的,另外有好幾種探索的反應,它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問題想要問更多的資料,也可能只是一句忠告、評估或者判斷的話,像說:「你並不真的這樣想吧!」因此我們除了要看話裡的字眼以外,還要看它辭句的安排和它是怎麼說出來的。我們要找的是回答的意向,找到了意向以後,我們就可以按這個系統來給它分類。回答或者反應沒有什麼好壞或對錯,我們要作的是努力了解這種分類的辦法,明瞭每一種反應類型代表什麼意思。

   

二、五種類型練習

1.評估的對話

「我不曉得究竟是怎麼搞的,一點精力都沒有,要做的事情這麼多,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!」

「噯!你不該有這種感覺!你應該想想做完了以後有多開心!」

    你大概都能從語調裡聽出來判斷或者忠告的意向。

   

2.解釋型的對話:

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,一點精力都沒有,要做的事情那麼多,

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!」

「噢!那可能只是感覺罷了!今天已經是星期五了,你也很累!」

    你聽出這句回答裡的意向沒有?這個回答好像表示分享者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什麼理由,而且提供了資料和解釋。

 

3.支持型的反應:

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,一點精力都沒有,要做的事情那麼多,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!」

「老王啊!有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,我以前就有這種感覺。」

    這就是支持的說法,因為他想要減低這個人的感受,表示他不是唯一有這個感受的,別人也一樣。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4.探索型的對話:

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,一點精力都沒有,要做的事情那麼多,

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!」

「真的啊?你是不是病了?是不是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情緒陷入低潮?

 

    探索的回答是要問一些對方還沒有說出來的資料。

   

5.改換說法的對話:

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,一點精力都沒有,要做的事情那麼多,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!」

「你聽起來好像有點灰心。」

  你對這五種反應類型的差別都很清楚了吧!差別在於反應的意向。

 

三、請用五種反應類型寫下下面的回應

「唉!我真不知道怎麼應付我的老闆。我整天都在趕他的報告,一下被這個事打斷了,一下又有那個事要辦,接著他又在中途打斷我要做別的事,然後,他又走進來瞪著我,好像是說:你今天杵在那兒幹什麼啊?」

1.建議或評估: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範例是:

「我的天啊!你應該向他明說!」

 

2.解釋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範例是:

「你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最近所受的壓力太大。」

 

3.支持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支持型的回答是:

「哇!我以前也有過這種經驗,我先生經常是如此的。」

 

4.探索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探索的回答是:

「他究竟要你幹什麼?他是不是經常如此?」

 

 

 

5.改換說法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改換說法的回答是:

「聽起來你好像早上都很不好過,而且很煩你的老闆。」

  下面是一個混合反應的例子:「聽起來你好像受到很大的壓力,你該休息個20分鐘喝杯茶,輕鬆一下。」這是種改換說法的回答,因為他說了:「聽起來你好像有很大的壓力」同時也是忠告性的回答,因為他說了:「休息個20分鐘,喝杯茶,輕鬆一下。

 

四、反應類型在談話中的影響

   在這五種反應類型中,沒有哪一類型是對或錯,每一種都是不同的反應,有不同的意向,也必定有不同的結果;對某種情況而言,其中一種回答可能比較適當。

  這一單元的目的是幫助你培養運用這五種反應類型的技巧。而且在適當的時候選擇最有幫助的回答。當然這個課程最強調改換說法型的回答,因為那是同理心的回答,是最該發展的技巧。大多數的人通常都是使用前四種類型的回答,最少用的就是改換說法的回答,那麼,你該怎麼選擇回答呢?那一種最恰當或對某種情況最有幫助呢?這個問題很難回答。可是我們知道每一種回答對談話都有不同的影響。

1.忠告或者評估

忠告或者評估常常造成你的地位高於對方,就像是說:「我知道的比你多,我對你的經驗,比你自己還了解得清楚!」可是人通常尋求的不是忠告,他們不喜歡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作,他們要的是有人能了解他。但有時人的確需要忠告,而且忠告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,當別人想要知道你的看法,處於那種情況你會怎麼做,此時,評估和忠告的回答也許是最恰當的。否則,忠告或評估可能會終止或者妨礙談話。有時候解釋或教導型的回答是必需的,要是分享的人實在沒有他所需要的知識的話,就更需要這種回答了。相反的情況是探索,有時候聽的人需要更多的資料,於是他就詢問講話的人,發問題的好處是能夠幫助你得到資料;但也有缺點,講話的人本來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和你分享,但由於你問了他一個問題,他只能和你談那一點,你實際上是縮小了你們的談話範圍,你沒有給他自己引導談話的機會,相反的你引導他談這一方面。

 

  2.支持型

支持型的回答通常在別人情緒低落、孤獨或者須要鼓勵的時候非常有用,但有時候也可能是虛假的支持。支持是給了,可是對方都沒有聽到,因為他不

 

願意降低他的感受,也許他覺得你根本不了解他的感受。而且支持型的反應常會令人覺得,好像那是早就想好了的、不誠懇,它容易給人一種「我不在乎」的感受,要記住你的經驗永遠不可能和他的完全一樣。像「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」這種支持的言辭實在無法很真實,你可能有過類似的經驗或者類似的感受

,但你是不同的一個人,每個人的反應都是獨一無二的。「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

」那種支持的回答可能有點壓制的作用,一點支持的效果也沒有。

  

3.改換說法

當你想說:「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」的時候,或遇到其他的情況時,改換說法是最好的回答方式─雖然不永遠是,但的確經常是最好的回答。你有沒有發現?一般而言,當你真的注意到了他們的感受,了解他們,讓他們知道你確實聽到了他們的表達,人都非常領這份情,而且會覺得有點驚訝。改換說法的反應有它的優點,它能幫助查證你所了解的感受對不對。這種反應不是在說:

「我了解!」而是向對方表示你注意到了、聽到了他所說的,這種反應能夠讓對方知道你聽到的是什麼感受,而且讓他覺得你了解他。

改換說法是一種開放的反應,分享者可以自由的選擇想說什麼。所有其他的反應都是告訴他該談什麼,所以是比較關閉的。至少在同理心而言,改換說法的反應通常最有效,因為它的意向只是要了解和表示你的確了解。

  用改換說法來回答感受應當是最合乎同理心的。它是可以供你支配的重要技能,而且可以經常利用。大多數的時間,人根本沒有用這個技巧,有的人從來沒有作過這種回答所以需要特別注意,需要努力把這種反應類型培養成為你所慣用的類型。大家不喜歡用改換說法的回答代表什麼意義呢?那代表一般人不想注意別人的感覺,他們不重視聆聽感受,不告訴別人他了解。用改換說法回答感受,就是在向他表示他的感受很重要,表示你聽到他的感受,表示你願意和它們起共鳴,表示你體會到了這的確是一種最有用的回答方法。一般說來

,最常選用這種方式回答的人,也常是最願意幫助別人的人。用另一種說法來回答別人的感受的確是同理心的基礎,那是一種你須要練習的技巧。並不需要經常用它,可是需要明瞭和感覺得到它的效果,認識那是一種很重要的反應,很有力量,很有價值。

 

  4.練習

  1)「我最討厭倒垃圾,沒有一個人幫我一點忙,他們都想等別人侍候,沒

有一個人感激我,我必定是個勞碌命。」

他的感覺是什麼?請用幾個字寫下來。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我想感受大概是失望、灰心、作了冤大頭。

 

 

2)「嗨!老張剛剛打電話給我,要找我代他上一堂課,我真的很興奮,就

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得好,我有點擔心到時候會不會交白卷。」

他的感覺是什麼?請用幾個字寫下來。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「聽起來你好像很興奮!」或者「聽起來你有一點害怕能不能辦得到」如果你再多說了一點什麼像是:「聽起來你好像很興奮,可是又有一點緊張,我知道那種情形,因為我在那種狀況下也會很緊張。」但若說:「噢!那種代課是幹什麼的?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。」只要你增加了這一類的話,那麼就有點會錯了意。

我們再來試試看,作一個純粹是改換說法的反應。換句話說,為了要幫助你更清楚的了解,努力用另外一種說法表達你聽到的感覺,並且把它送回給那個人,讓他知道你已經聽到了。

  3)「有人說在醫院裡,他們會把你半夜叫起來吃安眠藥,雖然這是一個笑

話,可是也差不了多少。昨天晚上我點的是牛肉麵,結果你知道他們給

了我什麼?排骨飯!」

他的感覺是什麼?請用幾個字寫下來。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如果你認為說話者的感覺是懊悔,那麼你的反應大概是:「聽起來你很懊

悔和灰心,樣樣事兒都不如意!」如果你認為說話的人蠻喜歡這種鬧劇

,那麼你的改換說法的反應大概是:「聽起來你像並不怎麼生氣,反而覺

得很有趣。」但改換說法的回答必須能夠顯示你聽到了他的感覺。

現在我們來把這二個步驟合成一塊兒,這二個步驟是:認識感覺然後作一個改換說法的回答,表示你聽到了那個感覺。

4)「我們剛剛搬到這裡來,什麼人也不認識,想交朋友可真難,連講話的

人都沒有。孩子們整天都不在,我一個講話的人都沒有,我又喜歡去串

門子或敲別人的門,我覺得好孤單。」

他的感覺是什麼?請用幾個字寫下來。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個良好的改換的回答應當是這樣子的:「聽起來你好像有點孤單!」或

者:「聽起來你好像有點害怕!」或者:「聽起來你很寂寞,而且很想念

你以前的朋友。」

5)「那支原子筆是我的一位姑媽送給我的,我們已經多年沒有見面了。上

星期我生日時她才送給我的,那種原子筆不是在頭上一壓筆尖就會出來

的那種,而是旋轉的,可是我就不知道丟到那裡去了。」

他的感覺是什麼?請用幾個字寫下來。

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改換說法的反應可能是像這樣子的:「你丟了筆一定很失望。」或是:「聽

起來好像這支筆對你而言是很有價值的禮物。」

這句話的感覺沒有明顯的浮現出來,也許你的改換說法的反應是這樣子

的:「我不太清楚你丟了這支筆以後感覺如何。」那也沒關係。因為那表

示你想要了解、想要收聽他的感覺。

  其實這種改換說法的反應是相當簡單的。也許你可以問這麼一個問題:「它

究竟有什麼好處?」它的好處可多著呢!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反應─也就是只要了解,其他什麼都不要。你聽到了什麼,除非你告訴他,他才知道,除非你用另外一種說法說出來你的確在聽,他才曉得。你作到了改換說法或者告訴他你的確了解,那麼他才會曉得並且才能夠說:「對!一點都不錯。」或者:「不對!我不是那個意思,那不是我的感覺。」就同理心而言,我們關切的是甲對乙的了解,甲對乙的支持,而不是怎麼樣解決乙的困難,或者告訴他該怎麼樣做,或者該有什麼樣的勇氣衝過難關,而只是用了解他、支持他作他的後盾,而不是要給他忠告、解釋或教導,因為這些都是想要解決他的困難,我們只要告訴他:「我了解你的感受,我聽到了你的話,我聽到了你所表達的難處。」做這一件事,其他什麼都不做。我們都想解決困難、我們想要幫忙解決問題,我們助人的願望經常很強烈、經常想給人忠告,但我們耐心常常不夠。然而,這一切雖然都的確表示了關切,但都不是同理心,何況也並不經常有幫助。同理心的確只是接近那個人,感受他的感覺,用另一種說法回答他的意思,讓他知道你了解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,事實上這樣做經常對這個人非常有幫助,特別是在他覺得陷入低潮或者覺得有困難的時候,效果更為明顯。

你們自己去查對一下,在你提出一個真正的難題的時候,通常你盼望的是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嗎?通常我們分享某件事情的時候,我們很清楚我們沒有辦法解決那個問題,我們甚至於非常肯定和這個問題無關的人更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只是想要找個人談一談,只是想要有一個朋友了解我們的情況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arl 的頭像
    Pearl

    考試沒敎的事

    Pea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